傾斜式混合造粒機的安裝注意事項
傾斜式混合造粒機在造粒過程中,造粒筒體以較低速度順時針旋轉,造粒工具組高速逆時針旋轉,旋轉的造粒筒體將物料輸送至造粒工具組運動軌跡內,同時固定安裝的刮刀打散物料流,在旋轉筒體、高速造粒工具以及固定刮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復雜的三維混合造粒物料流,實現物料的快速高質量均化,同時完成制球造粒。
傾斜式混合造粒機的安裝需謹慎操作,以確保設備日后穩定運行,以下是安裝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安裝環境
場地選擇:應選擇干燥、通風良好且無劇烈震動的場地 。避免安裝在低洼易積水區域,防止電氣部件受潮損壞;良好的通風利于設備散熱,維持電機等部件正常工作溫度;遠離大型震動設備,以免震動影響混合造粒機的精度和穩定性,導致部件松動、磨損加劇。
空間要求:設備周圍需預留足夠空間,便于操作、維護與檢修。一般設備四周應留出至少 1 - 1.5 米的空間,以方便操作人員進出設備進行參數調整、物料添加等操作,同時也方便維修人員拆卸、更換部件。強力的混合機就位后須按放平穩,并用相對固定的螺絲和地腳螺釘固定。
基礎安裝
基礎設計:根據設備的重量、尺寸及運行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合適的混凝土基礎;A的承載能力要大于設備滿載時重量的 1.2 - 1.5 倍,確保基礎能夠穩定支撐設備。基礎表面應平整,水平度誤差控制在每米不超過 2mm,避免因基礎不平導致設備傾斜,影響混合和造粒效果。
地腳螺栓固定:在基礎施工時,按設備底座地腳螺栓孔的位置預留螺栓孔。設備就位后,將地腳螺栓穿入孔中,用螺母初步固定。通過調整墊鐵來調節設備的水平度,墊鐵應放置平穩,每組墊鐵不宜超過3塊,且墊鐵總面積應滿足設備負荷要求。待設備水平度和位置調整好后,對地腳螺栓孔進行二次灌漿,使用高強度無收縮灌漿料,確保地腳螺栓與基礎緊密結合。灌漿后需養護一段時間,達到設計強度后再擰緊地腳螺栓螺母,擰緊力矩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要求。
設備安裝
設備搬運與就位:搬運過程中要使用合適的起重設備,如行車、叉車等,并注意保護設備表面,避免碰撞劃傷。依據設備安裝圖紙和現場標識,將傾斜式混合造粒機準確就位到基礎上,確保設備的傾斜角度符合設計要求,可通過角度儀進行測量和調整。在測試之前使用混合機造粒機應先將混合機或者造粒機的的內部清洗干凈,使用混合機要將前蓋用星形把手鎖緊。
部件組裝與連接:對于一些在運輸過程中拆卸的部件,如攪拌槳葉、進料口、出料口等,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組裝。各部件連接應牢固可靠,密封部位要確保密封良好,防止物料泄漏。例如,攪拌槳葉與軸的連接要使用規定的螺栓,并按要求的力矩擰緊,同時檢查槳葉的安裝角度和位置是否正確,保證攪拌效果;進料口和出料口與管道連接時,可采用法蘭連接或快速接頭連接,并添加密封墊圈,防止物料外溢。
電氣系統安裝:由專業電工進行電氣系統的安裝,確保接線正確無誤。連接電源電纜時,要根據設備的額定電壓和功率選擇合適規格的電纜,并做好接地保護,接地電阻應不大于 4Ω,以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安裝電機過載、短路、缺相保護裝置,避免因電氣故障損壞電機。安裝完成后,仔細檢查各電氣元件的接線是否牢固,有無松動、虛接現象,并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檢測絕緣電阻,確保絕緣性能良好。
調試與檢查
空載調試:設備安裝完畢后,先進行空載調試。接通電源,啟動設備,檢查攪拌軸、驅動電機等部件的運轉方向是否正確,運行是否平穩,有無異常噪音和振動。空載運行時間不少于 2 - 4 小時,期間密切觀察設備各部件的運行情況,每隔 30 分鐘檢查一次電機、軸承等關鍵部位的溫度,溫度升高不應超過規定值(一般電機溫升不超過 60℃,軸承溫升不超過 40℃)。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排除故障后再繼續調試。
負載調試:空載調試合格后,進行負載調試。逐漸加入適量物料,模擬實際生產工況運行設備。檢查物料在混合和造粒過程中的狀態,如混合是否均勻、造粒成型效果是否良好等。同時,再次檢查設備各部件在負載情況下的運行狀況,包括電機電流、設備振動等參數。根據調試情況,對設備的運行參數,如攪拌速度、造粒壓力等進行微調,直至設備達到最佳運行狀態。調試完成后,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各部件連接牢固,無松動、磨損等情況。